刊名:中小学管理
主办:北京教育学院
主管:北京市教育委员会
ISSN:1002-2384
CN:11-2545/G4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.6592466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扩展(2019-2020);期刊分类:教育综合
期刊热词:
本刊视点
9月7日,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“山东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直部门首场,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“统筹机构编制资源 服务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”情况。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,实施教育提质行动,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。那么,山东省在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方面,有哪些具体措施?
为积极有效应对,今年3月,省委编办、省教育厅、省财政厅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推动全面达标的若干措施》。立足当前实际,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方面,一是优化核编程序。实行定期核编与年度调整相结合,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,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原则上每3年核定一次,对生源、师资结构变化较大的,设区的市可结合实际每年调整一次,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时核定保障到位。
发布会上,山东省委编办一级巡视员刘书伟表示,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中小学编制和教师城乡间、学校间、学段间配置不均衡等矛盾越来越突出,同时,受国家生育政策影响,未来两年中小学生源将大幅增加,山东省在中小学编制保障和均衡配置方面将面临较大挑战。
二是实行单列管理。将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从事业编制总量中单列出来,保持存量、单独记账,由设区的市统筹各县(市、区)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余缺情况,在市域内调配使用,化解县市区间中小学编制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。针对个别地方挤占、挪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问题,进一步强化编制和人员管理纪律,明确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不得与中小学混岗,不得占用教职工编制,未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严禁抽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,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编专用。
四是强化动态管理。下放中小学编制使用和调配权限,助推“县管校聘”改革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根据学校布局调整、城乡区域人口流动、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,对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人员进行动态调整,化解城乡间、学校间、学段间中小学编制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。
刘书伟表示,下一步,将会同教育部门采取有力措施,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地,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到位、管理使用到位,助力山东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记者 杨璐
三是确保全面达标。为有效应对中小学入学高峰,省市县三级将协同发力、合力攻坚。今后,以县(市、区)为单位,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未达到国家基本编制标准的,首先在本县(市、区)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;县域内没有调剂余地的,由设区的市负责调配补充;市域内空编不足的,使用省级统筹的周转编制予以保障。通过县级调、市级补、省级统的方式统筹挖潜,确保各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持续全面达标。
文章来源:《中小学管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zxxg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8/1494.html
中小学管理投稿 | 中小学管理编辑部| 中小学管理版面费 | 中小学管理论文发表 | 中小学管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小学管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